<address id="tx993"></address>

<span id="tx993"><span id="tx993"></span></span>

        <noframes id="tx993"><address id="tx993"><nobr id="tx993"></nobr></address><form id="tx993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<em id="tx993"></em>
              <form id="tx993"></form>
                首頁> 社群> 大家來談薪> 在薪水問題上存在性別歧視嗎?

                在薪水問題上存在性別歧視嗎?

                瀏覽(4738) 評論(0) 贊(6) 收藏(0)
                來自: 譚麗娟 發布于: 2017-04-14 14:06:14

                如果「男女同工不同酬」是事實,為什么公司不全部招聘女性,以獲得同等的生產力并節約成本?

                好問題。這個問題其實是我們經濟計量學必學問題之一:男女在薪水問題上是否真的存在歧視?,今天考完期末考試正好來回答一下。

                答案是,男女同工不同酬是統計學可以證明的事實(薪酬差距 10% 以內),但這并不意味著性別歧視。

                先扔一張 Google 上的科普圖

                既然同工不同酬,為什么公司不全部聘用女性?看圖我們可以發現在 HR,小學教師等男女薪酬差距不大的崗位上,女性的比例并不小甚至碾壓男性,這就證明了老總們并不傻,能節約成本他們當然是很樂意的。在男性和女性的工作產出非常接近的時候,薪酬差距盡管存在,但非常的小,可以忽略不計。(1%的薪酬差距,并不是題主說的 20%)在軟件開發、工程等職位上,男女的產出差距被拉大,所以薪酬自然而然被拉大了。

                男性比女性真正有優勢的地方不是性別帶來的能力,而是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空間。長期工作的男性最終收入要比女性高。但這個原因可能并不是直接由于個體性別決定的,畢竟女性多的工作崗位薪水天花板都很低(職業發展空間。,而男性更愿意去投身于賺錢的行業。第二個原因是女性由于要生小孩會短暫離職,所以在職業上的投入并不如男性多。

                我的經濟學教授 Dahl 做過一個研究,大家都知道國外有些國家產假是父母共享的,但是事實就是美國 96%的男性往往只離開一個星期不到就能夠主動回來工作,而女性出于各種原因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回到工作崗位。母親承擔了更多照顧小孩的指責,所以出于推動性別平等的需要,挪威在 1993 年給父親強制增加產假時間,這才使得父親們回歸了家庭,讓薪水差距進一步縮小。

                (來自知乎日報)

                他們都在說 (共0 條評論)

                我要說

                你好,請 登錄 注冊 后再進行評論!

                請先登錄

                客戶端

                客戶端

                觸屏版

                觸屏版

                網頁版

                網頁版
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       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